第一百四十五章 心思与满足

logo

在这个时代,赵德昭没想到遇上了自己的后世军校好友,而武凌清也没想到别人口中的赵德昭居然也是他的军校好友,二人现今一道穿越到这个时期,又做着同样的事情,不过赵德昭穿越要比武凌清幸运多了。

赵德昭让李源昌收拾了一个房间出来,赵德昭打算今夜二人抵足而眠,房间内昏暗的火苗平和地燃烧着,灯油也盛满了一杯盏,豆大的火苗微微荡漾开去。

二人躺在一张床上兴奋地睡不着觉了,武凌清也一直聊着自己穿越的话题,然后又聊到武家车行上去,至于后面的他打算将武家车行发扬光大,成为整个国家数一数二的车行,不过如今他遇上了赵德昭,他感觉离自己的目标又近了一步。

而赵德昭侧着脸,一刻不停地听他讲着,等武凌清讲完之后,他把自己穿越的故事也说道了一遍。

……因为两人讲得十分起兴,忘记了添加灯油了,忽然间那一盏灯的火苗一下子黯淡下去,他们二人适才注意到一盏灯油已经耗尽,而时辰也快到子时的样子。

二人长话短说,接着又开始思考他们的将来,至于武凌清他的想法是成为这个世界上的富豪,但依照赵德昭如今所处的地位以及历史上后来的遭遇来看,他倒是不能随随便便过日子,朝堂之上最忌讳的就是没有城府,那些勾心斗角的场面赵德昭前世也曾经经历过,不过前世他毕竟没有经验,而且他的父皇也一直将他养在深宫之中……如今这一世他倒是卯足了劲儿,那把崇元殿内的龙椅才是他最终的归宿。

在黑暗中,赵德昭侧过身子,拉过被子,然后享受着这样老友相聚的日子,这样的日子他也不知道能够享受多少时候,而伴随他将来的则是血雨腥风、沙场征战、朝堂阴谋……

……赵德昭与武凌清乃是无话不说、无话不谈,两人聊得非常亢奋,直至夜深三更半多点,才熄灭蜡烛,抵足而眠。

次日,赵德昭吩咐之后,便让人将武凌清的家搬到了城外的一间别墅之内。

二人已经到了城外一座山旁边,这里长着许多树木,郁郁葱葱的样子,沿着一道水泥小道,二人已经来到了半山腰上。

面前忽然出现一座别墅式样的屋子,别墅靠山而建,一切都是按照后世的格局所建造,有中西结合的风貌,又有江南园林的雅致,可见赵德昭所花费的一番心思了。

武凌清跟随赵德昭步入这所别墅中,进去里面之后发现设施大部分齐全,除了电器,这个物件儿除非让赵德昭找到其他两人之后再行打算,他们四个人之中,也只有商浩斌大学是学习机械电器这方面的专业的,而且他从小就是个狂热的机器机械电器热爱家,真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。

“哇塞——亿万富翁的待遇啊,傍上你个梁王爷殿下真TM的值啊,我有钱都不好意思显摆啊!”自武凌清被赵德昭带到山涧别墅时,武凌清的眼睛已经看呆呆的了,他虽然也富裕,但是在古代所处的这个特权社会,他的身份并不是上层阶级之人。

武家祖上虽然是武则天的后代,可那也是唐朝了,如今经过五代十国乱世后,武家的身价也掉了不少,而且一些装潢的规格、布置是不可以随便僭越的,若是被有心之人上报后就“咔嚓”了,不过如今有了堂堂梁王赵德昭的包庇,他还得好好享受逾越带来的特权。

“呃……傍上我个王爷如何,今后让你吃香的喝辣的,过瘾不?嘻嘻——本王夸下海口,日后这栋别墅就小小地赏赐给你了,哈哈——”赵德昭戏谑道。

“多谢王爷殿下——”武凌清也学着一个古人的作揖方式,朝赵德昭拜去。

“哎呦喂——咋们谁是谁啊,还用着酱紫哇,什么王爷不王爷的,别搞阶级对立啊。”赵德昭听到武凌清的这句戏言,咳嗽了一下。

“哈哈——”武凌清用力拍了拍赵德昭的胸口,激动道,“今生今世,永生永世,有你这个兄弟,俺小凌子值得了。”

“唔!好感动!“赵德昭揉揉被武凌清拍得很痛的胸口,感动至深,假装哭了起来,过了一会儿,他又道,“哦,对了,现在我还住在宫中,所以也就白天才能出宫,而且你知道作为大宋的王爷,担子可沉重拉,现如今天下尚未统一,什么事情都要操劳……而且你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,我赵德昭可是没能坐上那个位置啊……而且我也知道若是一下子历史被改变得很多,或许会适得其反,所以我现在就很头疼,不过遇上兄弟你了,我这担子就减轻了不少,日后你就不要偷懒了。”

武凌清听闻赵德昭日理万机,很受拘束,因此也十分同情他的“遭遇”,拍着胸脯道:“喂,小昭……我可不是个懒惰之人,事关我华夏民族的未来,这个我自然会帮你的,有什么事情尽管让我去做,只要不是坏事就行。”

赵德昭翘起二郎腿,将武凌清从凳子上拉了过来,道:“哈哈——有你这话就够了。对了我下午要回宫一趟,你先住在这里,若是有什么需要,就问李源昌好了。”

武凌清道:“唔!这个你就不要操心了,有事情就快去做吧。”

“okay,readygo!”

待一切就绪之后,赵德昭就辞别武凌清,回宫去了。

……

赵德昭回宫之后便立马去了福宁殿,昨晚一夜未归,虽然赵德昭已经让小贵子去宫中通报给皇帝,可他一想自己的爹爹毕竟是皇帝,行事也不得胡闹,于是乎他今日便是去那头请罪去了。

刚到福宁殿,内侍张德钧见到梁王殿下来了,便道:“官家在里面批奏疏呢?”

随即赵德昭拉着张德钧的手道:“张大官,父皇那头是否在为昨日本王未归一事发怒啊。”

“这殿下不必担心,陛下那头虽然是嘴上埋怨了几句,可奴婢这心里一直都了解官家的心思,他这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。“

“那本王就放心了。“赵德昭小手拍着自己的胸口,长吁了一口气。

“殿下,奴婢要不去去里面探查一下情况,殿下再进去可好。“

“有劳张大官了。“

张德钧小心翼翼地推门而入,尽量不打扰赵匡胤批阅奏疏,而此刻赵匡胤抬起头,瞄了一眼张德钧,道:“是梁王来了么?“

张德钧拱手道:“梁王在殿外见驾。“

赵匡胤恰好批阅奏折完成,他挥手道:“让他进来吧。“

赵德昭已经进殿,见赵匡胤正从座位上起身,他立即请安道:“昭儿给爹爹请安。“

“昨儿,内侍说你一夜没回宫,还好吧。”赵匡胤担心得看着赵德昭,关心道。

“爹爹放心,孩儿是个有分寸之人,昨夜是去会故友去了,所以一夜未归。”

“不出事倒是不打紧,只要不被那些御史大夫知道,爹爹就不会头疼了。”

赵德昭故意提高了嗓门,脸上展现出夸张的表情,道:“啊——爹爹你头疼啊,哪里疼,御医——”

赵匡胤被儿子的一番表情逗笑了,他笑道:“哈哈——你个皮孩子又拿爹爹开心了,唔!对了,爹爹又要出宫一趟,上次你阿爷说要一道与我们出去,今日就叫上他一起,我们祖孙三人一同出游视察水稻。”

“唔,如此甚好,爹爹也可以出外体察一下民情,看看这春种如何了?”

……

祖孙三人换下华服,一身普通装束,一道出宫私访视察,身边乃是赵府老人赵信陪同。

四人出宫了,先去了水稻田视察。

在城外如家,一眼望去都是绿油油的田野,微风吹来,水稻在田野间摇曳着,散发出一股清甜的气息。

“唔!不错,这些水稻可比其他的水稻要长得快多了。”赵弘殷见到这些长势喜人的水稻,发出一声赞叹,同时也期待今年来个大丰收,然后将收获的占城水稻种子用作来年推广之用。

“这水稻种子远比我大宋国内其他水稻种子好多了,爹爹你看。”赵匡胤站在田陇上,顺手拉过一根穗儿,“这穗儿都比其他的粗壮、结实,我看用不了多久就开花结果了。”

赵弘殷抬起头,望着四野的水稻,对着苍天,又对着自家的孙儿,道:“真是没想到世界上还有其他水稻种子更加优良,真是多亏了昭儿啊,昭儿真是我大宋的大功臣啊!”

“不用感谢!为天下黎民百姓,我赵德昭愿意去做。”

而视察完水稻之后,四人又回了开封城内的赵府旧邸。

赵府门前,现如今有士兵把守在府门口。

“末将参见太上皇、官家、梁王千岁。”一个守护府门口的执戟郎见到大宋朝最有权力的三位男子走了过来,拜道。

“起来吧。”

“好久没回赵府了。”赵弘殷感叹道,如今身为太上皇,乃是天底下最尊贵之人,万万人之上,而今站在赵府门口,往事全部回忆了起来。

“爹爹。”赵匡胤见到赵弘殷久久地站在门口,怕老人家太过于怀旧而伤情。

“没事儿,触景生情啊,想当初我效忠多朝皇帝,身为一个小小的禁军将士,后来又成为征战沙场的将领,如今成为了万尊,一人得道、鸡犬升天,这人生啊,真是觉得太不可思议了。”

听到自己爹爹这么感慨人生,赵匡胤心中也升起对人生往事的感慨,“爹爹,孩儿也是这么想的,这日子就这么过去了,如今孩儿掌管大宋,这天下的子民就在孩儿的统治之下,这人生太奇妙了,只是这人生也很苦。”

赵弘殷转过头来,看着自己的孩子,如今身为九五之尊,日理万机,掌管天下万民,确实是挺累的,劝道:“孩子,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,这一切都是你应得的,对了还有昭儿,日后你可要担负起天下黎民的大业。”

“是孩儿(孙儿)谨遵教诲。”

“走吧,进去看看,这里很久没住人了,也不知道那些人打理得如何。”

“官家——”赵府原来的李安宁管家走了出来。

“安宁啊,你怎么叫我官家啊,这个不好听,还是按照以前的叫。”赵弘殷见到李管家这么叫他,即生气道。

“唔!老爷,今儿你们怎么回府了?”李安宁问道。

赵弘殷忽然间觉得自己身为皇帝他老爹,更应该要顺从自己的心思,所以回道:“没甚么,宫里住的不习惯,我啊——打算搬回来住些日子。”

赵匡胤认为是自己听错了,不过赵弘殷这么一说,他出口道:“爹爹——是宫里住不习惯吗,还是孩儿有事情做得不好,只是这于礼不合,要是让御史大夫知道了,明日朝会之上奏折定如雪花一片涌向奏疏台,说孩儿不孝,这让孩儿如何抬得起头来。”

赵弘殷苦笑一番,他拍着儿子的肩膀,心平气和道:“二郎啊,爹爹可不是这个意思,我这是想住一段日子,要是你不放心,就派禁军保护我好了。”

“爹爹——”

赵弘殷不改变自己的初衷,他望着自己的乖孙儿,或许只有孙子会懂得老人家的心思,会支持他的,因此对赵匡胤说道:“别说了,昭儿也会支持我的。”

赵德昭明白老人家心意,所以就回道:“是啊,爹爹,你不让爷爷出宫住,也是大不孝啊,所谓长辈之言,就是顺其行,这可是孔老夫子所说,所以孩儿也应该顺从长辈的心思,为此昭儿也打算出宫陪爷爷住段日子。”

“唉——你们爷孙两个啊,罢了,让我想一下。这……昭儿有你陪爷爷,爹爹也就放心了,只是……”赵匡胤为难地看着这爷孙两个,事实上心里也是赞同他们二人的。

赵德昭拽起赵匡胤的手,不停地摇摆,边摇边说着:“爹爹就不必顾忌了,当年唐太宗就是因为担心他父亲的身体,所以在城北打算修建大明宫,而爷爷就是因为想过一段之前的日子,所以特意搬回赵府来住几天。爹爹放心,唐太宗为了他父亲都能大兴土木,修建离宫,而爹爹为天下苍生百姓计较,没有修筑离宫,而且顺从长辈心意,事事为长辈操劳,天下人即使知道了,也不会说你的,就算御史大夫一个不开窍,朝野之上说三道四,那也是他们的错,错不在爹爹。”

方才听了赵德昭这番有理有据的话,赵匡胤的心中也淡定了不少,他低下身子,然后用手拧着赵德昭的小脸蛋儿,道:“唔!有昭儿的这番话,爹爹就放一百个一千万个心了。”

“多谢爹爹!你弄疼昭儿了。”

“难得二郎深明大义,明日我、昭儿以及你娘出宫住个半个月,半个月后再搬回皇宫。”

赵德昭其实觉得挺对不起自己爹爹和爷爷的,事实上他也不太喜欢宫中拘束的生活,主要是因为现如今大宋国内还有一些事情等待着他去做,何况这样也可以时常联系宫外的小伙伴以及义父、白孤城他们。
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