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四章 QQ神秘好友

logo

李伟看了李婷一眼,拿手往她脸上一捻,道:“咋中午吃的米粒子还粘在脸上呢……”

“哥!!”

李婷不怕李伟转移话题,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不依不饶地盯着她哥。

“你别想蒙混过去,给三姨30万这事儿你给我好好解释解释!”

李婷成绩那么好,智商又没问题。

李伟见躲不过,只得叹了口气,坐下耐心对李婷解释道:“这个钱,还是要给的。你年纪小,以后就懂了。”

“给什么给?给什么给!当时我们家找她借钱,就五千,她可是什么臭脸都摆出来了。哥你现在是有钱了就忘乎所以了是不是?”

李伟皱了皱眉,边听李婷嚷嚷,便心烦意乱点上一根烟。

李婷夺下烟掐了!

“哥!你讨厌!”

李伟见和李婷说不通,只得合上烟盒,站起身,回自己房间去抽。

其实,李伟也不想给三姨这个钱。

可就怕回头他三姨难为他娘,得罪了三姨,那就是拿刀去捅李伟娘的心啊。

到那时,就算有再多的钱,李伟娘也不会开心的。

带着一肚子的憋闷,李伟叼着烟,按亮了自己房间里的台式机。

李伟心烦的时候,喜欢上QQ,随便找几个陌生的网友聊聊天,发泄一下。

前一阵,李伟不知在哪个聊天群里,鬼差神使地加上了一个叫“梧桐树下”的网友。

李伟推测,这个“梧桐树下”应该有些年纪了,因为每次李伟和他说事儿,他总能给出很成熟的建议。

甚至,这次李伟他爸山下挖出金子,似乎冥冥之中也和这个“梧桐树下”有关系。

前段时间,全国的经济形势一般,建筑材料不好卖,所以以前做这个生意的人都在观望。

加上汽油价格上涨,蔡庄很多人都放弃了这个生意。

那天,李伟无意间在网上和“梧桐树下”说了这件事。

“梧桐树下”就回复了五个字:“不开必后悔。”

然后就下线了。

隔着屏幕,李伟莫名感觉到了梧桐树下坚定的口气,于是辗转了一夜,第二天一早苦劝他爸买了去南非的机票。

李伟爸耳根子软,儿子都这么催了,屈就去趟吧。

李伟爸去机场的那天,乡亲们都笑他傻,说他明知道是赔本的买卖还做,脑子碰了线才会这么干。

后来开山,就挖出了金矿。

“在吗?”

李伟单敲“梧桐树下”,梧桐树下一般都隐身,他的头像永远是黑的。

“在。”

过了几秒钟,“梧桐树下”的头像抖动了一下。

“最近家里很多事,心烦。我想去魔都发展。”

李伟心浮气躁地打下了这一行字。

电脑屏幕静默了几分钟,李伟一根烟都抽完了,“梧桐树下”还没有回复。

正当李伟打算关电脑,下部小电影来看看的时候,“梧桐树下”的头像突然又摇动起来。

“一线城市已经饱和了。你的资本也不足以让你立足。”

李伟一惊,“资本”二字,似乎“梧桐树下”对他的现状完全了如指掌。

自己家发了财,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人又怎么会知道?

巧合!一定是巧合!

“如果你真的想有大发展,去海滨城市。”

说完这句,“梧桐树下”的头像就又不动了。

海滨城市?

李伟仔细想了想,自己家在瓜州,最近的海滨城市就是南通了。

难道“梧桐树下”是引导自己去那里发展?

不过李伟确实听人说,南通近几年发展得挺好的。虽说是三四线城市,但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早就是二线水平了。

而且南通一桥飞架魔都,港口又多,纺织业建筑业还发达,确实是个适合做生意大展拳脚的好地方!

李伟默默关了电脑,呈“大”字形,“咚”地一声倒在床上的凉席上。

行!就去南通!

下半年他就大四了,学校也没课了,大家都在找地方实习。

瓜州到南通就两个小时的车程,李伟去碰碰运气。

可是,去之前,镇政府的那摊子事儿还等着李伟去解决。

迷迷糊糊间,李婷进来了,往李伟肚子上扔了一条毛巾被……

第二天一早。

李伟去县里的银行查了一下银行卡余额。

果然!开山的钱全部都到账了!

李伟站在柜台前,睁大眼睛数着自己银行卡上的0。

一连数了好几遍,小心脏还是“乒乒乓乓”跳到根本停不下来!

20个亿啊!!!

我天~

一连串的字符把银行的凭条都给撑满了。

两行眼泪不自觉地从李伟的眼眶里溢出,他无法控制。

“先生,给您餐巾纸。”

一个穿着制服的柜台女职员温柔地给李伟递过来一张面纸。

县银行其他的职员,也都对李伟行注目礼。

20亿的个人存款啊!!!

那可是他们整年的KPI(工作指标),就这么轻轻松松地超额完成了!

他们今年的年终奖算是有着落了。

“李先生,请到我们的贵宾室喝杯茶~”

县行的行长亲自出来接驾,腰弯得都快和地面成45°角了。

“小张,去买水果!什么贵买什么!”

“老陈,去去去,把我柜子最里面,新到的雨前龙井拿来!再去烧一壶开水。”

“小赵,去!拿两条好烟来,九五之尊!”

行长把李伟迎进贵宾室,李伟的屁股还没挨着沙发,行长就开始千恩万谢:

“哎呀!恩人哪!托你的福,帮我完成了今年的存款指标。不然我临退休前还给人落个话柄,您说我这老脸往哪儿搁,退休金也没了!您看您,帮了我这么大一个忙,叫我可怎么感谢你啊……”

李伟云里雾里地听着行长一通机关枪似的感谢。

“行长,有什么话,您慢慢说。”